還在愁快速溫變中樣品結霜?智能除霜零干擾,這問題沒解決?
點擊次數:22 更新時間:2025-07-03
結霜原因剖析
快速溫變試驗中,樣品從高溫迅速降至低溫,周圍空氣里的水蒸氣遇冷,極易在樣品表面凝結成霜。這是因為當低溫樣品表面與空氣接觸,空氣中水蒸氣的溫度高于樣品表面,就會在樣品表面釋放熱量,從氣態轉變為固態,形成霜晶。像在塑料制品、橡膠制品的耐候性測試里,這種現象尤為常見。而且,箱內濕度越高、溫變速率越快,結霜情況往往就越嚴重。例如,當濕度達到 90% RH,溫度從 80℃在短時間內驟降至 10℃,樣品表面大概率會快速結霜。 
智能除霜技術工作原理
智能除霜技術依托傳感器與智能控制系統協同運作。設備內置高精度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,能實時監測箱內溫度、濕度以及樣品表面狀況。一旦傳感器檢測到樣品表面溫度低于露點溫度,且有結霜趨勢,智能控制系統即刻啟動除霜程序。
除霜方式主要有兩種。一種是加熱除霜,通過在試驗箱內膽或樣品架設置加熱元件,當系統判定需要除霜時,加熱元件迅速升溫,將熱量傳遞給樣品表面,使霜層快速融化,融化后的水通過排水系統及時排出箱外。另一種是氣流除霜,利用風機改變箱內氣流走向與速度,高速氣流吹拂樣品表面,破壞霜晶的形成條件,同時帶走已形成的霜晶。這兩種方式可單獨使用,也能根據實際情況組合運用,實現高效除霜。


智能除霜技術優勢顯著
智能除霜技術精準度傳統除霜方式常因無法精準判斷結霜時機,要么除霜過早浪費能源,要么除霜過晚影響試驗。智能除霜技術憑借實時監測數據,能精準把握除霜時機,除霜準確率高達 98% 以上。比如在某電子電器材料老化測試中,智能除霜系統精準識別結霜風險,在霜晶剛有形成跡象時就啟動除霜,避免了霜層對樣品性能測試的干擾。
它還能少對試驗的干擾。在除霜過程中,智能控制系統會根據試驗進程與箱內環境,自動調整除霜強度與時間,將除霜對箱內溫度、濕度以及紫外線輻照強度的影響降至。經測試,采用智能除霜技術,在除霜期間箱內溫度波動可控制在 ±0.3℃以內,濕度波動控制在 ±1% RH 以內,基本不會對試驗結果產生影響。